職工文化
記憶中的豆腐
來源: 德陽市羅江區(qū)人民醫(yī)院 發(fā)布時間:2020-09-17 瀏覽次數(shù):20361次
皮膚科 ??彭明芳
?
? ? ? 兒時家里窮,逢年過節(jié)每家每戶都要做豆腐,老家把做豆腐叫“滾豆腐”。每年臘月初五我家都會滾豆腐,因為這天是母親生日,也正是農(nóng)閑時。我們家做的是膽水豆腐也稱鹵水豆腐、老豆腐,提前泡發(fā)的黃豆用自家的石磨,慢慢地研磨成豆?jié){,再倒入大鐵鍋中煮沸、濾渣、點(diǎn)膽水,豆腐全部析出,水變清后舀出,固定成型,豆腐也就做好了。
? ? ? ?在農(nóng)村,鄰里們?;ネㄓ袩o,自家產(chǎn)的蔬菜、水果,定會互相分享,誰家做了稀奇的吃食也是要各家送一些的,豆腐也就成了“伴手禮”。豆腐的吃法有很多,有一種切成厚片兩面煎得金黃,直接咬下,外脆里嫩,還滋滋的冒著油,加入青綠色蒜苗一起炒,又別有一番滋味;辣椒醬在油里爆香,加入香料、姜、蔥白、蒜,倒入水燒開,切成小正方塊的豆腐放入水中煮入味,勾芡、撒上青蔥,裝盤,家常麻婆豆腐做成,開胃下飯;燒魚時煮幾塊豆腐,豆香中混著魚香,有葷有素,味道也是極好的;豆腐放久了,長出長長的灰白色毛,切成小方塊,灑上辣醬面、花椒面、鹽,裝進(jìn)玻璃瓶里,這就是毛豆腐,胃口不好時,挑出一塊,細(xì)膩濃香,一碗飯頓時見底。
大學(xué)實習(xí)時到云南紅河,才知道豆腐還可以烤著吃。云南建水豆腐,實際是一寸見方的臭豆腐塊,經(jīng)《舌尖上的中國》提及后也算是全國聞名。在建水,滿眼都是烤豆腐店,一群人圍著炭火,炭火上支著鐵烤架,烤架上整整齊齊擺著油黃油黃的小方球,店主時不時翻動著小方球,把烤得脹鼓鼓、圓溜溜的豆腐球夾到客人碗中。3、5個朋友,一瓶小酒,圍坐在燒烤攤邊,一邊欣賞燒烤過程,一邊聊瑣事,一坐就是半天。這烤豆腐一般是以5個為基數(shù)賣的,叫上5個、10個,要一份蘸碟(蘸碟分油碟和干碟,我個人更喜歡干碟),豆腐球蘸上紅辣椒面,咬破豆腐外面的酥皮,一股熱騰騰的豆香從海綿一樣的小孔撲面而來,同時夾著發(fā)酵的酸味,豆腐原始的香味混著辣椒的辛辣,刺激著味蕾。
? ? ? ?我更喜歡云南的包漿豆腐,把一整塊巴掌大的豆腐放在燒烤架上烤,邊烤邊刷油,烤到兩面有黃黃的脆皮時刷上香料,撒上辣椒面、花椒面,裝進(jìn)包裝盒里,劃成九小塊,用牙簽挑起,一口咬下外面香辣酥脆,滿嘴爆出滑嫩的豆腐,滑而不膩,滿嘴溢香,這是我最喜歡的云南美食,至今仍十分想念。
? ? ? ?后來上班,曾到過劍閣,劍閣的灰豆腐條我是非常喜歡的,煮在冒菜里,灰褐色的長條,非常有韌性,一口咬下,十分有嚼勁、Q彈,口感有點(diǎn)像年糕,但沒有年糕粘膩,實在很難想象這是豆腐。劍門豆腐干,也是十分有名的,口味多樣,購買也十分方便。還有酸菜豆花稀飯,也是當(dāng)?shù)匾淮筇厣澄?,吃的人很多,到劍閣的第一天我就嘗了一碗。豆花撒在稀飯里,有的豆花凝成一塊,夾起一塊,先感覺有些老,然后就是酸、酸、真的酸,酸而不餿不臭,酸而不香,就是酸,連帶著飯香也被酸味全奪去了。我強(qiáng)忍著吃完了大半碗,整個人就像泡了酸湯一般。后來找的對象是廣元人,他總說他老家人不論干活疲憊后還是久別還鄉(xiāng)時,都只需一大碗酸菜豆花手搟面,人一下就活了,要的就是這種酸。我想這種酸對于他來說是家的味道,是骨子里的依戀吧,可惜我卻始終無福消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