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辦 ?唐春蘭
夜班是故事開始的地方,醫(yī)生1/4的人生都在夜班中度過。一場搶救結束或連臺手術后,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所給予的安慰從味蕾直達空洞的胃,溫暖僵硬的身體,也平靜緊繃的神經。
常常被貼上“潔癖”“嚴謹”“挑剔”等標簽的醫(yī)者對食物卻極不挑剔,對自己的“胃大哥”極不友好。下午三四點吃午餐或凌晨一兩點吃晚餐是家常便飯,當空虛的胃被餓得咆哮時,一碗普通的熱湯面是快速安撫一個個空虛饑渴的胃的最好食物,特別是在深夜或寒冬。先喝一口暖乎的面湯,開開胃,讓味蕾活躍起來,爽口的面湯下肚整個胃乃至整個人瞬間暖和不少,然后正式開戰(zhàn)。一大夾面條入肚,整個人都被喚醒,吸面條的“哧溜”聲似貝多芬的D大調,有安撫緊張情緒和祛除疲乏的魔力。一碗熱湯面下肚,搶救或手術后的疲乏與緊張去了一大半,大腦和身體一下子放松下來,用如果要讓醫(yī)生用兩個字來形容此刻的狀態(tài),那應該是:舒坦!
醫(yī)生特別是外科醫(yī)生的行動力、高效性和幽默感在吃面這件事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干完一大碗面,通常只需三五分鐘,先喝口面湯開胃再吃面飽肚最后再來一口面湯潤潤腸,思路清晰,動作流暢,一氣呵成,如做手術一般流暢和有條理。填飽了空洞的胃,在最后一口面湯前插播一條趣味段子或回味一下剛剛搶救中的驚險環(huán)節(jié)或手術中的關鍵點,彼此打趣,似手術臺上關鍵步驟完成后有閑情談笑的輕松一刻,讓一度緊繃的腦神經從高度集中和專注中釋放。一陣調侃和相互打趣似一擠肌松劑,從面部肌肉到四肢肌肉都稍微得以放松,這是醫(yī)生所鐘愛的解壓方式。
一碗面,填飽胃子,暖和身子,也放空腦子。也許這就是醫(yī)生愛吃面的原因吧。用一碗面快速安撫好咆哮的胃,趁吃面裹腹的時光放松身體和大腦,擠出更多時間開始新一輪的搶救生命的忙碌,查房、治療、研究治療方案、準備手術、書寫病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