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文化
費盡周折的絹本設(shè)色
來源: 德陽市羅江區(qū)人民醫(yī)院 發(fā)布時間:2022-06-08 瀏覽次數(shù):21918次
費盡周折的絹本設(shè)色
在群里學(xué)《紫瓊深艷圖》工筆畫的時候,看到老師和大多數(shù)同學(xué)都在用礬絹畫畫,老師用的是老絹,雖然價格很貴,但是畫面質(zhì)感特別好,其他同學(xué)的礬絹暈染也很棒,而我用的熟宣,多刷幾遍底色紙面就起毛,慘不忍睹,影響了整個畫面也影響心情。于是,我心里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買點礬絹來試試。
前些天在群里咨詢礬絹的事,一位來自河北寧晉的工筆畫室老板說他店里有礬絹,然后我加了他微信,他把他畫的一些礬絹畫發(fā)給我看,那色彩那質(zhì)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瞬間感覺如果我用礬絹一定會比用熟宣畫得好。在了解幾款礬絹的性價比之后,我決定買兩米稍微便宜一點的明清絹試試手。
收到礬絹的時候是中午,興奮得午覺都沒睡,小心翼翼打開外包裝,噢喲!老板郵寄的礬絹可真用心良苦呀,撕掉最外層的快遞黑色袋子,看到一截長長的白色的水管里面裝著用報紙裹得嚴嚴實實的礬絹,這保護工作做得也太好了。我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這兩米礬絹,顏色為淺仿古,經(jīng)緯分明,質(zhì)感強烈,因為上面刷了膠礬水所以就比較結(jié)實。
晚上迫不及待地想畫一幅《千里江山圖》局部,裁剪了一塊48*50CM尺寸的礬絹,勾線時非常順暢,比熟宣感覺好了很多。勾完線條,接下來就刷第一遍底色,沒想到刷完底色后,整個礬絹就皺巴巴的了,根本沒辦法畫下去,只好微信問老板,他說“只有繃框”“你那幅小品的尺寸,得做一個內(nèi)徑50*53CM的框才行”......
郁悶了一個晚上,周六一早起床,把前段時間在外面撿到別人丟棄的一個53*90CM左右的木頭框框拿出來,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全是射釘槍打的釘子,頭都大了,本想放棄但又不想浪費礬絹。于是,硬著頭皮拿著剪刀一顆一顆地撬,半小時也沒撬掉幾顆釘子,而且手還被打起了泡。先生看我撬得惱火,他一邊埋怨我不動腦筋,一邊拿了一把很尖很短的刀,十分鐘都沒有就撬掉了所有的釘子。接下來,我在大木頭框框上面像木工師傅那樣用墨線彈好尺寸,又找到一根鋸片,先生幫我鋸好后用長釘子釘牢兩個角,才做好了兩個還算比較完美的畫框。
畫框做好了,麻煩也隨之而來,因為不會繃框,又請教賣礬絹的老板,他說要熬制一點漿糊,先把礬絹放在框上面,框的四周都要刷一遍漿糊,然后把礬絹的四個邊緊緊粘在四周再拉伸,待干透時,再用板刷在礬絹的背面刷一遍水,待水干透,絹也收緊,便可以畫畫了。
已經(jīng)走到這一步了,實在是沒辦法放棄,但是熬制漿糊還是小時候家里貼對聯(lián)的時候熬過,早就忘了怎么熬,便打電話問母親,她說把面粉用水調(diào)和成糊狀再放爐子上用小火熬制,邊熬邊攪,熬到發(fā)亮便就好了。
漿糊熬制好了,繃絹也成功了,按理說接下來畫畫應(yīng)該很順利了,才不!第一次在礬絹上畫畫,感覺礬絹的特點跟熟宣大不一樣,礬絹最大的特點是比熟宣滋潤、細膩,有些很淡很細膩的筆痕也會在絹上留下來,所以用礬絹作畫要非常小心才行,礬絹又比熟宣結(jié)實,可以反復(fù)上色渲染,還可以清洗;而熟宣又不像礬絹那么敏感,出現(xiàn)筆痕或染色不均勻的地方,有時可以用重色蓋掉,所以熟宣不如礬絹細膩,熟宣比較脆弱,經(jīng)不起過多的渲染和清洗。唯一一點就是,熟宣比礬絹造價低,用起來可以放肆一些,即使畫廢了也不心疼。
因為不擅山水,第一幅《千里江山圖》局部就畫廢了,心想反正是試手,廢了就廢了吧。但是掌握了一點礬絹作畫的技巧,所以第二幅就把剛剛結(jié)束的《紫瓊深艷圖》課程重新開始畫一遍,這次就順暢多了。
雖然第一次的礬絹畫費盡了周折,但也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連之前敢都不敢想的“繃框”也駕輕就熟了,心里還是很欣慰的。
最后用一句話自勉:如果你堅持的事情,暫時看不到成功,請不要灰心,因為你在成長,在扎根。換句話說就是你現(xiàn)在所做的沒有成功,但是在為你以后成功做鋪墊,就是讓自己成長,第一次沒有成功,也許你學(xué)習(xí)到了處理方法和經(jīng)驗,這比成功更重要。
張文莉
2022.6.8
?
?
-